聯繫方式
經理:章豔芹
地址:福建省武夷山市三菇度假區國旅大樓
電話:+86-599-5301390
傳真:+86-599-5235629
手機:+86-13960673069
QQ:463074557 QQ:1634084754
電子信箱: wuyishancits@126.com
交通時刻表
飛機時刻表
火車時刻表
汽車時刻表
會議服務
武夷山中國國際旅行社會議承辦合同(簡體中中文文本下載)
 
 
>
遊客反饋
>
(前篇,后篇)
第四屆世界曡聲合唱團武夷山之遊(后篇)

 

7月28日(星期五)
閒話少說,言歸正傳,一覺醒來(如果能算一覺的話),天色大亮,看看錶才六點,兩邊有時是平原,有時是丘陵,草木茂盛,一片嫩綠。不時也有小河和湖泊,湖裏常常是一片盛開的荷花,很有江南的風光。當然,這兒比江南還南呢。

八點半,車子緩緩駛進了武夷山市站。當地導遊章艶芹到月臺來接。從月臺到出口,有很長一段路,還有上下樓梯,行李多的人,確實很辛苦,韻瑩年輕力壯,幫忙搬運,我也想幫忙,可總怕心有餘而力不足,不敢造次。

上了遊覽車,導遊章艷芹給大家介紹當地風情。她個子不高,和藹可親,要大家叫她小章。她說武夷山市因武夷山而得名,以前只是一個小村子,村民主要以種茶爲生。從80年代起,開始發展觀光事業,現在已經是一個觀光名勝。目前人口有20多萬,每年遊客卻有400萬。自1994年起,火車才通到這裡。武夷山方圓約70平方公里,平均海拔僅650餘公尺,是一塊紅色砂礫岩構成的低丘陵,以山取勝,以水稱奇,是典型的丹霞地貌。它由三十六峰、九十九岩及九曲溪所組成,自成一體,四周皆為溪壑,與外山不相連接。山不高而有高山的氣魄,水不深而集水景之大成。岩峰聳立,秀拔奇偉,峰峰形狀不同,自平地拔起,多有筆直的峭壁,草木生於山頂,峭壁上一片光禿。九曲溪澄碧清澈,縈繞其間,折為九曲十八灣,風景絕佳。她說武夷山是自然景觀和文化相結合的勝地,1999年,被聯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《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》。中國有四大景觀與文化名山:黃山、泰山、峨嵋和武夷。武夷山的文化可從下面這首武夷山對聯見其大略。
“千載儒釋道,萬古山水茶”。
另一首五言也道出了武夷之文化層次。
“東州出孔丘,南宋有朱熹,中國古文化,泰山與武夷”。

小章先帶我們到旅館。我們的旅館名叫武夷山莊,就在山腳下,有好幾棟一式白牆紅瓦的建築,美麗大方。服務人員穿黃色上衣,黑長褲,戴黃色圓帽,乾淨利落,櫃檯小姐穿著不同款式的鮮豔唐裝,後面牆上有六、七個時鐘標出世界各大城市的時間,頗有國際觀光大旅館的氣勢。小章說得不錯,武夷山現在的確是在努力發展觀光事業。這個武夷山莊建於1958年,到目前已有40多年的歷史,是得過獎的,有15國的大使曾在這裡住過。我們住的樓叫“大王閣”,大概是因大王峰的緣故吧。這個典故,以後再説。放好行李,先到對面的樓去吃早餐,因爲我們到得晚,所以整個餐廳沒別的客人,坐了一晚的火車,現在可以好好的吃一頓飯了。

十點半,小憩之後,個個容光煥發,正式開始了武夷山的觀光。小章介紹一位縹緻的姑娘帶著相機也跟我們一起走,她是職業攝影師,要給我們拍些照片,忘了問她的芳名,只好稱她為攝影姑娘。

上午先去看“大紅袍”。大紅袍是一種武夷岩茶,產在武夷山天心岩九龍巢。武夷岩茶有一千多年的歷史,唐代已有武夷茶的記載,宋代武夷茶成爲皇室貢品。元代開始,朝廷在武夷山創辦篽茶園,督製貢茶,17世紀,武夷岩茶開始遠銷歐美,被作爲中國茶的代表。所謂岩茶,是茶樹長在岩石的縫隙之中。一般的茶葉分爲三種:紅茶、綠茶和烏龍茶。紅茶的烘焙過程較徹底,茶葉經過完全發酵,綠茶的烘焙不經過發酵,而烏龍茶則是介於二者之間的半發酵烘焙(茶葉泡開之後,葉緣是紅,葉心是綠,稱爲葉紅鑲邊)。武夷岩茶屬於烏龍茶,具有綠茶之清香,紅茶之甘醇,是中國烏龍茶中之極品。而“大紅袍”則是武夷岩茶中的上品。

遊覽車不疾不徐地在風光明媚地路上行駛,小章也不急不忙地給我們介紹武夷風情。她給我們唸了一個順口溜:
武夷山中有十怪,
樹木長在石頭外,
懸崖峭壁安家寨,
家家都有茶葉賣,
活蛇泡在酒中賣,
樹葉炒炒也當菜,
石頭也會談戀愛,
保護區裏出角怪,
世外桃源今猶在,
桐木紅茶買國外,
竹筏漂流人人愛。
慢慢我們就會知道這些都指的是甚麽事。

在一個轉彎的地方,路邊聳立著一尊笑口常開的彌勒大佛,這座大佛三面靠山,前面不遠則是潺潺而流的崇陽溪,小章說這是“左右有抱,背後有靠,前面有河,河中有泡”,是風水寶地。有大佛的庇佑,武夷山前途無量。武夷山還有著名的玉女峰和大王峰。玉女峰挺拔秀麗,大王峰雄壯寬闊,他們中間被一塊大石隔開。於是小章給我們講了玉女峰和大王峰的故事。大王是武夷山一位英俊的青年,勤奮工作,幫助鄰舍,很受村民愛戴,玉女是天上玉帝的女兒,因爲不耐天上的寂寞,私自下到人間,在武夷山和大王成了一對情侶,當地有一個山精叫鐵板鬼,常常要害人,但大王每一次都破壞了他的陰謀,所以他懷恨在心,處思極慮的要破壞大王和玉女。當大王和玉女要成婚的時候,鐵板鬼上到天庭向玉帝告狀,玉帝大怒,就將大王和玉女變成兩座山峰,成爲大王峰和玉女峰,但是兩座山峰仍然緊靠在一起,不肯分離,於是鐵板鬼自告奮勇讓玉帝將它變成鐵板嶂,橫插在大王和玉女的中間,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樣子。武夷山的民間故事非常豐富,幾乎每一峰、每一岩都有個故事。

到了九龍巢“大紅袍”景區,小章買了票(這年頭,任何觀光區都要買票),大夥兒魚貫進入,目的地是長在一座懸崖上的六株“大紅袍”母樹。九龍巢是一片狹長的谷地。兩邊高山挺拔俊秀,中間是一條石板鋪成的小徑,平平穩穩地向前延伸,時而寬闊,時而狹窄,兩旁高山時而陡峭,時而緩坡,山坡上的梯田,滿滿的茶樹,正長得茂盛,小徑旁的狹長平地,也長滿了茶樹,葉子嫩綠油亮,欣欣向榮,但是小章說這些都不是好茶,可能因爲這些都不是“大紅袍”吧。山谷裏天氣澳熱,又沒有風,不少女士撐起陽傘,韻瑩背著書包,戴著便帽,到處拍照,活像個大孩子,給我們這一群人憑添不少青春之氣。有時路旁出現一叢竹林,家民愛竹,立刻喜上眉梢。到中國多日以來,這是第一次真正和大自然爲伍,只覺得心情暢快,腳步不覺輕盈起來。不一會兒,左邊的山壁,出現了很多岩刻(“大紅袍”摩崖石刻),最大的兩個字是“巌韻”,旁邊是刻成棣書的宋朝范仲淹的《和章岷從事鬥茶歌》長詩的前四句:
年年春自東南來,建溪先暖冰未開,
溪邊奇茗冠天下,武夷仙人從古栽。
原詩甚長,有四十多句。可見武夷山的茶最少在宋朝就非常有名,成爲文人雅士鬥茶的根據了。武夷山的岩刻,到處都有,内容極爲豐富,全部漆成深紅色,非常美觀。范仲淹的詩旁邊,有朱熹《詠武夷茶》的行書岩刻:
武夷高處是蓬萊,採取靈芽於自栽。
地僻芳菲鎮長在,谷寒彩蝶未全來。
紅裳似欲留人醉,錦幛何妨為客開。
咀罷醒心何處所,近山重疊翠成堆。
再旁邊還有很多別人的詩句,讓人眼花繚亂,目不暇給。

一路上,小章不斷地講解九龍巢的風景和烏龍茶的種類。攝影姑娘也跟著我們一起走,有時也幫忙回答一下問題。顧名思義,九龍巢應該有九條龍,那是九條山巒,只是地面上看不清,看得較清楚的有“五象朝聖”和“雙龍戯珠”。“五象朝聖”是五座山峰,很有秩序的排成一列,像五隻大象,斜斜的對著對面山上的一座小廟。這廟據説有宋朝大理學家朱熹二奶的墓,傳説中她是一個狐狸精,所以這個廟又叫狐狸洞。“雙龍戯珠”則是轉身往後,從兩座山峰中間的谷地向前望去,可看見中間有一小山,像個直立的橢圓形珍珠,故名。

過了一條小溪,路開始崎嶇,也開始上坡,過了“不見天”,小徑蜿蜒而上,腿力或腿關節不好的人,開始叫了。過了“茶坊”不久,終於看到“大紅袍”的母樹。“大紅袍”母樹現在只剩下六棵,長在半山腰的崖壁上,旁邊有三個紅色的岩刻大字:“大紅袍”。對面山腳下有茅草蓋的涼亭,有小販賣茶,可以小憩。

根據武夷山市人民政府的標示,“大紅袍”生長在武夷山天心岩九龍巢,清朝已名揚天下,1980年代,科技人員將“大紅袍”無性繁殖成功,開始在武夷山特定的生態環境下,大面積推廣。目前武夷山“大紅袍”茶葉生産已具規模,生産面積達4萬多畝。而“大紅袍”茶葉的母樹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,自2006年起,停止採摘。同時,“大紅袍”摩崖石刻也被列爲省級文物保護對象。

大紅袍名稱的由來有幾個不同的傳説,根據小章的解釋,是從前武夷山有一窮書生,為求功名,讀書應考,最後去參加殿試,才啓程,身體不支,昏倒於地,被永樂禪寺的方丈發現,用武夷山的茶水搭救,方丈並贈盤纏及三小包茶葉。書生許願如中功名,必定回來重修永樂寺。後來書生果然高中狀元,並被選為駙馬。一天,皇后生病,駙馬拿出三小包茶葉為藥,治好了皇后的病。但是皇帝發現駙馬仍悶悶不樂,一問之下,才知道駙馬時時惦記所許的願,未能重修永樂禪寺,心中甚為不安。於是皇帝允許他回去還原。駙馬著紅袍回到永樂禪寺,金塑佛身,重修廟宇,於是武夷山的茶樹,就被稱爲“大紅袍”。

另外在internet上也可找到一些傳説。一則是傳說明代有一上京赴考的舉人路過武夷山時突然得病,腹痛難忍,巧遇一和尚取所藏名茶泡與他喝,病痛即止。他考中狀元之後,前來致謝和尚,問及茶葉出處,和尚告以是當地出產的茶葉,他即脫下自身所穿的大紅袍,繞茶叢三圈,將其披在茶樹上,故得“大紅袍”之名。這一傳説,應該和小章所說的是同一回事。另一個傳說則是每年朝廷派來的官吏身穿大紅袍,解袍挂在貢茶的樹上,因此被稱為“大紅袍”。流傳更廣的是每當採茶之時,茶農要焚香祭天,然後讓猴子穿上紅色的坎肩,爬到絕壁的茶樹之上採摘茶葉。(廣東話把這種猴採茶稱為“馬騮茶”,因爲廣東人管猴子叫馬騮)。正由於數量稀少,採摘困難,所以這種茶在市場上是價格昂貴的珍品。還有一種説法,也是小章說的,是因爲這種茶樹在春天發芽時,芽呈紅色,遠遠看去,就像茶樹穿上了紅袍。不管是哪一種説法,都指向“大紅袍”是岩茶中的極品這一事實。

從“大紅袍”母樹所在,我們轉身回程,回到停車場上車後,小章再帶我們去參觀一茶莊。半路上在那尊碩大無比的彌勒佛前停一下,讓大家下車照照相。

茶莊是專為觀光客而設計的,一位小姐介紹他們產的各種茶葉,講話像開機關槍,聲音又大,大概她每天講同樣的話,早已滾瓜爛熟。她介紹了三種茶:一級大紅袍、晚甘候和特級大紅袍,並親自烹煮,讓大家品嘗。這些都確實是好茶,各有千秋。在她的成功推銷術之下,大家紛紛解囊,不在話下。這樣的茶莊,在武夷山比比皆是。

囘旅館用過午餐,小章再帶大家去登號稱武夷第一勝地的天遊峰。天遊峰景區面積約4平方公里,天游峰像是一塊刀切斧劈的巨大岩石,寬約一公里,高約海拔408公尺,從登山起點的垂直高度約200公尺,在九曲溪第六曲的位置。又稱“曬布岩”。據説,每逢大雨時,山頂的溪水直衝而下,整個大石上就佈滿了瀑布,遠遠望去,像是正在攤開晾曬的白布一樣。

從景區進口進來,石板路很平坦,樹蔭夾道,綠草如茵,一片和平安詳,大家三三兩兩結伴而行,好不悠閒,過了“朱熹園”,看到兩輛卡車,是内蒙古的車牌,停在路旁,擋風玻璃上放著一塊“五十集電視影片鹿鼎記攝製組”的招牌,地上還有電線,顯然是在做拍電視劇的準備,武夷山居然被選作了外景的攝製地。

漸漸地道路崎嶇起來,也開始上坡,還經過了一個天然的小山洞,阿明説這還不算,還沒到天遊峰的起點。未幾,到達一個景點叫“雲窩”,前面可以看到登天遊峰的山徑,和半山的小亭。這裡有因峰岩崩塌形成的大小岩洞十餘處,據説每當冬春二季的晨昏,洞中常冒出縷縷雲霧,因稱“雲窩”。再往前走,路右出現一叢翠竹,小章說這是四方竹,“摸摸四方竹,一輩子幸福又滿足”。家民、佩珩趕快上前去摸,我也去摸,果然這竹幹是四方形的,真稀奇。然後我們來到“一線天”,石階在兩邊山壁的夾縫中,陡陡地向上延伸,最窄的地方,一個人幾乎要側身才能過去。後來佩珩說,她雖然手腳並用才走過了這一段,但對自己已有了信心,不怕爬不上天遊峰了。回頭看看,我們的所在已經蠻高,前面不遠可看到山下,有“司馬泉”三個大字,卻不知泉在那裏,谷底的九曲溪仍在不急不緩的流去。再往上走一會兒,看到一道石門,門額上刻有“崢嶸深鎖”四字,不知把甚麼鎖在裏面,一進石門,豁然開朗,一塊石碑“茶洞”出現在眼前,可能是前人烹茶之處。洞中很寬敞,很適合烹茶談心,據説歷代都有文人墨客在此隱居。穿過“茶洞”,再往上就是“仙浴潭”,傳説是仙女洗浴的地方,眾美女紛紛在“仙浴潭”的石門下拍照留念,以便回去都能變成仙女。再行不遠,終於到達了登天遊峰的起點。從這兒上山,是一路石階梯,共有820級,都是在山石上一級一級鑿出來的,只容一人通過,非常險峻。到山頂的垂直高度大約有200多公尺。後來乘竹筏漂流時,排工曾講爬天游峰是:“上山氣管炎,下山關節炎,不上不下腦膜炎”,雖是笑話,卻道出爬天游峰不是那麽容易的。阿明在這兒提醒大家,如果自己認爲沒把握,就到此打住,跟著他順原路回去。結果願意上山的除了我們兩人,還有宇生夫婦、蕭楫夫婦、韻瑩、沈怡、黃蒙和她女兒,我們都要征服天遊峰!小章和攝影姑娘也跟我們一起走。

石階相當陡,家民一馬當先,首先往上衝,我跟在後面,打定主意,一次只以一步為目的,走完這一步,再走下一步,不慌不忙,心不煩則氣不喘。今天上山的人不多,幾乎看不到什麽外人,真是好運氣。登山石階,鑿在懸崖的邊緣,視線非常好。隨著石階慢慢升高,居高臨下,九曲溪的美景盡收眼底,這兒是九曲溪的六曲,溪水成一個大U字形,從右邊流過來,往左邊流過去。山巒青翠,溪水碧綠,水深處像墨玉,水淺處像翠玉,山巒的倒影,增加了光影的變化,溪水中間或有竹筏漂流而過,真是一幅美麗的圖畫。明天我們也要坐竹筏,從這山下漂流。

半山腰有一個小亭子,紅瓦紅柱,頗有仙意,就叫半山亭,如有時間,能在這兒小坐,揚視高山,俯視溪水,萬仞峭壁就在眼前,該多好!韻瑩、沈怡都上來了,這兒地勢稍微寬闊,攝影姑娘給大家照了幾張相,大家也都頻頻按動自己的快門,將這美麗的風光納入鏡頭。小憩之後,繼續往上爬,有志者事竟成,我們終於登上了天遊峰頂!石碑上的“天遊”兩個大字靜靜地在歡迎大家。家民仍是第一個,我跟在她後面,不一會兒,沈怡、韻瑩也上來了,韻瑩仍是跑跑跳跳,到處照相,到底年輕人的活力充沛。過一會兒,她又跑下去,去接應她的師姑美娟。美娟快走到山頂時,有中暑的現象,所以是坐著轎子走完最後的一小段。沈怡一上來,就說她看到我走在前面,給了她很大的鼓勵,因爲我比她要大上兩輪,還是健步如常,她一定不能落後。我想這跟平常練習太極拳有很大的關係,家民比我還要身手矯健,當亦為打拳之賜。

天遊峰上有一座天遊觀(殿前的橫匾則書天遊閣),為一二層樓的道觀,觀中祀奉彭祖和他的兩個兒子彭武和彭夷。相傳他們父子三人開闢了武夷山九曲溪的36峰99岩,爲了紀念他們父子三人的功德,這山就以彭祖兩個兒子的名字命名為武夷山。

下山的路,比上山的路和緩,都在山裏,看不見下面的九曲溪,但是仍有不少美麗的景點。胡麻澗岩刻,琳琅滿目,共有30幅,遠自宋朝,近迄民國都有。天遊觀住持柯樸秋(?)在光緒28年刻的一個大大的壽字,挺拔秀麗,極爲好看。清朝道光壬辰年(1832)冬,武顯將軍嶺南徐慶超題寫的“第一山”是武夷岩刻之中最大的字,每個字都遠遠超過一個人的身高。胡麻相傳是神仙飯,武夷山之神仙不食人間煙火,只飲胡麻澗的甘泉。過了胡麻澗,石板路一路下坡,平平穩穩,兩旁不時有竹林,憑添風雅。

到了“伏虎岩”就到了平地,再和如玲、詩梅、欣瑩等人會合,一起回程。這次旅行,詩梅的腿和腳都有腫的現象,所以不能跟我們一起爬山,是小小的遺憾。,九曲溪邊熱鬧非凡,内蒙製片廠的攝製組正在拍鹿鼎記,演員都是清朝人打扮,穿著長袍,留著辮子,很多馬匹在一旁。天遊峰下,九曲溪畔,他們真選對了地方。遠處有人放起白煙,大概是要模仿晨霧的樣子。一個小伙子,騎著馬,在草地上飛快地跑。旁邊的一大片山岩,又有不少岩刻,這邊最高的三個字是“伏虎磯”,下面是“武夷昇真元化洞天”和“武夷昇真元化之洞洞天”,原來這兒就是“伏虎岩”,想來這些字一定又有相關的民間傳説,在另一邊則有“壁立萬仞”幾個顔體大字,雄偉有力,署名“萬曆乙酉夏長樂陳省書”。陳省是明萬曆年間的兵部侍郎,因與宰相張居正不合,受到排擠,乃於萬曆11年(1538)避居武夷山,興建幼溪草廬,並在壁間留下摩崖石刻。這個跑馬的鏡頭拍了好幾次,不知有沒有把這些摩崖石刻拍到鏡頭裏去。這種大熱天,看演員們一身厚衣服,臉熱得紅通通的,真爲他們叫屈。以前我們看連續劇,只管演得好不好,女的漂不漂亮,男的俊不俊,根本沒想到演戲是這麼辛苦的事。好在他們不久也就收工了。在出去的路上,有機會跟他們的工作人員打打招呼,果然都是北方口音。

晚上去看了一場歌舞表演,有古裝,有現代,藝術性不高。

7月29日(星期六)
今天要去坐竹筏漂流。竹筏漂流是武夷山旅遊的一個特色,非常值得一試。在沒有公路的時代,竹筏是武夷山和外地的主要交通工具。每一筏有兩名排工(艄公)撐船,阿明説這些排工都很幽默,很會講笑話,不過有些笑話很有顔色。等船的碼頭很擁擠,因爲還有別的旅遊團也在排隊,但是隊伍走得很快,到了碼頭上,只見無數的竹筏井然有序的排在那裏。流動得很快。這裡的竹筏都是兩個筏綁在一起,故每排可坐兩個人,三排位子就可以坐六個人。我們倆跟蕭家夫婦、詩梅和韻瑩坐一筏,前後各有一名排工。起點是九曲附近的星村,漂到下游上岸的地方就是崇陽溪附近的武夷宮。果然竹筏剛轉過一個彎,站在前面的排工就開始講順口溜了。他的順口溜出口成章,完全不用經過大腦,大概每天都要講無數遍。下面是幾個我記下來的例子。

?????? “你們吃飽坐著,我們吃飽撐著。”
“你們聼過三個代表嗎?老百姓的三個代表是電錶、水錶、煤氣錶。(簡體字表錶不分)。大款的三個代表是情人帶金錶,小蜜帶銀錶,老婆帶電子錶---一次付款,終生使用。”
“十個男人九個花,一個醫院做檢查”。
“十個女人九個醋,剩下一個是寡婦”。
“十個男人九個嫖,還有一個在治療”。
“我們排工真累呀,白天上班,晚上上網”,下面緊接著一句“武夷山連石頭都上網”。果然左邊過來的河岸用石頭穩固著,而石頭是用鐵絲網罩住的。諸如此類,笑得我們東倒西歪。

從九曲溪上看武夷山的峰和岩,又是另一番景色。溪水很淺,極淺處圓石都會露出水面,竹筏擦著石頭,似乎在說:借光,借光!我們大驚小怪,排工一點也不在乎,他只在乎我們不要不小心掉到水裏。

竹筏從九曲開始,一曲一曲的往下漂流,每到一曲,溪邊的岩石必有岩刻,首先標明這一曲的名字,然後就有或多或少的詩句,天然和人文非常融洽的合在一起。漂到六曲,就看到了我們昨天爬過的天遊峰,在上山的小徑上(就是我們昨天走過的820級石階),遊客一個接一個,密密麻麻,首尾相連,跟我們昨天行人稀少的情景完全不同。大概因爲今天是周末,所以遊客特別多。排工說,“看到這些人嗎?這就叫做螞蟻搬家”。漂到三曲,看到左邊崖壁半山腰的洞穴裏,有一些碎木條和木片,呈黑色,顯然很有年月。這些就是有名的“架壑船棺”,據考證,船棺是三、四千年前青銅時期的事物,將船棺架放在絕壁之上是古越族人的葬俗,但沒人知道他們是怎麼放上去的。船到二曲,看到武夷山36峰之中最迷人的玉女峰,隔溪與大王峰相對,排工這時讓大家有興趣的可以到前面撐撐船,韻瑩自告奮勇,第一個上來,可是她拿著篙,就是撐不到底,船也不聼指揮,家民第二個,算是撐出了點名堂。我們這一團中,屬她們二人最活潑。

穿過一曲,排工說亞馬遜到了,果然溪邊的樹木都長到水裏來了,頗有熱帶雨林的樣子。其中又有一段淺灘湍流,水道狹窄,兩岸的樹好像要把船夾住。穿過這一段,看到攝影姑娘在對岸的石頭上給我們照相,大家趕快對著她擺出最迷人的微笑,這個小姑娘個性非常好,大家都很喜歡她。整個漂流過程大約一個小時,天上幾乎萬里無雲,我們就足足的曬了一小時的太陽,好在每個人都有帽子或是撐傘,河上吹著微風,並不太熱,回來以後,發現兩條腿像龍蝦一般。

下了船,又到賣紀念品和玉石的一條觀光街去逛了一番,我們在這裡買了一片介紹武夷山的VCD,街上還有一個竹刻藝術館,店内店外都是琳琅滿目,很好看。回到旅館,攝影姑娘已經把她拍的照片都帶來了,大家紛紛購買,回去做個紀念。午餐仍在旅館的餐廳用的,今天有武夷名產燻鴨,但是卻遲遲不見啤酒,後來終於來了,蕭楫說這是遲來的愛。

下午先去看一家賣菇的店,店家的姑娘先請大家喝茶,她說這茶都是她們自家產的,她們在鄉下有60畝的茶園,製茶的茶房也在那裏,野地裏也可以採菇,這一棟樓,第一層是政府給的,然後他們自己再加蓋上面的三層,應該是政府推行觀光政策的結果。她給我們嚐了兩種茶,一是肉桂,一是大紅袍。肉桂是農家生産最多的茶種,味道不及大紅袍,而她們的大紅袍比昨天的那家,也差了一點兒。但是解說的姑娘很親切,不像昨天那家店那麽的商業氣。她的重點,在介紹她們採的菇,有紅菇、黃卷菇、釦冰菇等。她用各種菇熬了湯,請大家喝,果然味道鮮美,不用説,大家又是一窩蜂的買,黃蒙和國貞都是殺價的能手,在這兒大大地顯了一番身手。有的人買了好幾大包,最後統統放進一個大塑膠袋,被在背上,活像聖誕老公公或老婆婆。

三點半,如玲一家祖孫三口由阿明帶著先走,她們要先囘廈門,再去廣東,彼此道別,剩下的人由小章帶著先去看武夷名人舘,再去看龍川大峽谷。

武夷名人舘坐落在武夷宮,武夷宮建於唐天寶年間,南宋時為全國六大道觀之一,現在則為古代名人舘。内奉百名古代名人,共分十類。我們沒有時間,所以沒有進入詳看,只在庭院瀏覽一番,院内有“宋桂”一株,相傳是朱熹手植。

龍川大峽谷顧名思義是一峽谷,一條小河從中間流過,由於峽谷的地勢由高而低,所以小河在許多地方,形成瀑布。我們一行人,最高走到“紅岩飛瀑”,由於時間不早,就在那兒回頭了。峽谷的進口處是它最低的地方,幾十階石梯之上,是一個大牌坊,上書龍川二字。進入峽谷,只見羊腸小徑曲曲折折,逆小河而上,兩岸山坡上樹木茂密,有時將小徑覆蓋,一切小巧玲瓏,與36峰99岩的氣勢大不相同。這裡大、小瀑布不計其數,姿態萬千,各有不同,有時過一小橋,橋下用石頭砌成一個攔水垻,溪水越過垻頂,成數十條細流而下,從下面望去,像珠簾一般。走到“觀音瀑”,只見這個瀑布是比較大的,約有數丈之高,湍湍而下,注入一個相當大的池塘,池塘中間,有一塊平坦的石台,方方正正,有一個用六枝大竹鋪成的小橋,將大石與外面連接。大石上立一三角形的石碑,寫著“觀音瀑”。在石碑旁邊,美娟、欣瑩、韻瑩都留下了各種不同姿態的觀音菩薩鏡頭。石台的前端,又有竹橋通到一塊小一點的石台,小石台也是方方正正,恰恰在池塘的中央,站在上面,仿佛站在水裏一般,感覺真好。

小章說,再往上走,還有一個大型的瀑布,如果有人不想再走的話,就可以在這裡休息,詩梅、欣瑩、沈怡、美娟等人都打住了,我們繼續往上走。由於兩邊山坡陡峭,太陽雖然並未下山,谷裏卻不見陽光,有些陰暗。風景繼續地給大家不時帶來喜悅,經過了“洗心亭”,“龜鷹岩”,“仙指岩”,“宜靜園”,“劍泉”,“仙人台”,終於到了“紅岩飛瀑”,這又是一個較大的瀑布,數丈高的水沿著峭壁湍湍而下,注入一個很大的水塘,瀑布對面的山壁上,刻著一個龍飛鳳舞的“龍”字,一筆寫就,氣象萬千。從這裡我們就回頭,到“觀音瀑”會合在下面納涼的幾個人,一同下山。出了龍川牌坊,在等車的時候,才發現路的對面就是一條小河,有遊客乘著橡皮艇在河中漂流。河中有大石,也有淺灘,比九曲溪要更驚險些,竹筏大概是不成的。

晚餐是在昨晚同一家餐館吃的,小章說她要暫時出去一下,要我們等她,我們吃過了飯沒事幹,大家一面等她,一面圍著一張桌子,轉動著上面的轉盤,看轉盤上的燭火停在誰家的門前,一夥人大吵大叫,真熱鬧,不一會兒,小章來了,原來她回去換了一身洋裝,要非常隆重地跟我們道別。

武夷山市的飛機場,比一個汽車站大不了多少,人也不多,小章跟大家一一握別,互道珍重,兩天的武夷山之遊,圓滿結束。另外要提到的就是家民在機場候機時,到旁邊的小店去找有關朱熹的書,卻意外地發現了《安娜卡萊琳娜》上下兩冊,她的上冊在去年與菩提合唱團遊船時,不慎遺失在船上,令她懊惱很久,如今意外發現,趕緊買下來。有趣的是,這個店裏的書架上,文學的書只有三、五本,其中的兩本卻恰好是她的寶貝。當然她也買了一本有關朱熹的書,我則買了兩本武夷民間故事。

飛機11點起飛,到上海恰好半夜12點。當地的一位年輕女導遊來接,高高瘦瘦,人很和氣。夜宿恆昇半島國際酒店。

7月30日(星期日)
早上和詩梅、欣瑩乘計程車到城隍廟,這是我們第二次來,所以有點兒駕輕就熟了。城隍廟比上次來的時候,好像更加繁華,連街的正當中,也擺了小攤子,各種玉石、首飾、紀念品,令人眼花繚亂,我們逛街的時候,巧遇臺灣的廣青合唱團團員,他們在廈門比賽完了,就來了上海,並且在上海舉行了一場音樂會。

我們本來想去南翔吃小籠包,走到那裏,卻發現人潮洶湧,隊伍很長,我們不想花太多的時間在排隊上面,就打消了這個念頭。小吃城裏,有攤子賣臺灣刨冰,結果是把冰先刨在一個圓錐形的容器裏,再叩到一個盤子上,上面加些四果之類,就是臺灣刨冰了。結果冰錐在盤子裏滑來滑去,小勺軟趴趴的,根本不管用,我們在臺灣吃的刨冰可不是這樣。小吃城裏的生煎包也很好,我們吃得很滿意。

寳華樓是我們上次來時,最喜歡的店,這次發現他們的安排變了樣,差一點沒找到裏面的那些賣玉石的小店,結果發現他們都到地下層去了。

下午一點半,高高瘦瘦的女導遊到旅館來,帶我們去飛機場,飛機仍有些誤點,但到達芝加哥卻是準時,只是出海關和轉機,出奇的擠和慢,還要坐shuttle到另一個terminal,以致我們擔心又要脫班了。到了登機門,才發現去休士頓的班機,又誤點了。於是這一次我們的旅行,凡是坐AA的班機,全部都誤點。以後旅遊,當盡量避免搭乘AA,盡量不經過芝加哥。

PS. 蕭楫夫婦於8月5日搭同一班AA飛機,自上海經芝加哥轉機,結果在芝加哥進關時,人太多,又沒趕上轉機,在芝加哥多停了一晚。

 
公司簡介 | Korean | 聯繫方式
  2006-2014 武夷山中國國際旅行社保留所有權,本網站經中華人民共和國資訊產業部註冊登記:閩ICP備11007726號-1  修訂日期: